-
反華歐盟主席領導下,中歐關系將走向何方?
中美談判失敗后,認為歐洲應該和美國站在一起的聲音非常大。但同時又由于歐洲自身難保,它們并沒有和中國對抗的意志、意愿和能力。中國和以法國、德國為核心的西歐和歐盟將會是一種不攤牌、不公開的對抗和一種不信任的、有選擇的、互利般合作。[全文]
-
誰占據跨文化傳播主導權,誰就引領制度和人心競爭
信息是一種戰略資源,誰在跨文化傳播中占據主導權,誰就在制度競爭、國家競爭和人心競爭中占據主導權。數字化時代的跨文化傳播手段、主體、內容和前數字化時代完全不同,一個人的影響力超過一個媒體或機構非常正常。傳播過程中“文化沖突”也會更直接強烈,并能以極快速度成為公共事件。[全文]
-
盡管民粹主義崛起,馬克龍仍然可以偷著樂
歐洲議會選舉不出意料地證明了民粹主義的進一步崛起和傳統政黨長達四十年支配地位的終結。盡管如此,這次大選并沒有根本性的、實質性的改變歐洲形勢——除了只是令歐洲更為糟糕之外。[全文]
-
美國為什么這樣對待中國,蘭德公司說了句實話
中國的實力和對中國的恐懼是促使美國不顧一切遏制中國的原因,而選擇貿易戰這種看似兩敗俱傷的手段是為了引發中國內亂從而不戰而勝。美國知道熱戰是相互毀滅,兩敗俱傷將給俄日創造條件,知道價值觀和制度只是包裝。[全文]
-
“五四”百年,“德先生”在西方迷了路
中國不凡的發展不但歷史性地證明了“五四”引領中國轉向的正確性,更以自己的巨大成功反襯了今天西方民主的困境。如果說當年“五四”外溢的全球意義是古老的中國重新選擇借鑒外來文明,那么今天百年后的“五四”,其世界意義就在于激發全球反思西方制度文明的危機。[全文]
-
“一帶一路”能挽救自陷泥淖的法國嗎?
面對內憂外患的法國,我們不由要問:法國怎么了?還有希望嗎?應該說,法國緩解危機的辦法還是有的,說來頗為諷刺,能夠幫助法國的竟然是它一再質疑、行動也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的“一帶一路”。[全文]
-
巴黎圣母院大火映紅法國悲慘世界
以這次維修而言,2012年巴黎大主教與教區設立了圣母院之友基金會來替翻修工程募款,基金會的執行長皮考2017年接受法國24電視臺訪問時表示:“整個教堂沒有一處的雕塑或裝飾是完好的,而教堂整體的結構也面臨嚴重崩壞。”[全文]
-
馬克龍心里明白,一個法國已經無法對接中國
如果把中法關系放到全球視野,就會發現中法關系早已不再特殊,早已落后于時代。很多國家對華外交早就走到了法國的前面。英國是第一個加入亞投行的國家,意大利簽署“一帶一路”備忘錄,則是西方大國中的第一個。[全文]
-
如果辯論有用的話 還要革命干什么?
在法國生活久了,我還是能理解,這樣的大招也就只有法國人才會想得出來,太符合法國國情、傳統和民族特色了。正如大辯論前馬克龍向全國發出長長的公開信,開頭就言:“法國跟其他的國家不一樣”。這個不一樣,就是法國是一個太好辯論的國家,高談闊論似乎是法國人的基因本能。[全文]
-
現在臺灣人民終于明白了一件事
民進黨執政了,有一個人去當教育部門的負責人。后來發現不對,這個立法機構怎么有一些政策是專門限制教育部門的?他去一查,原來當初是自己干民意代表時提出來的議案——那時是國民黨執政,結果等到換他執政,受到報應了。[全文]
-
我們早已不是那個靠全民捐款辦亞運會的國家了
我還記得2000年到法國留學,被停滿學校的家庭轎車、高速鐵路、琳瑯滿目的手機所震撼,真的感覺到了未來世界。當時法國著名智庫國際關系戰略研究所(IRIS),其年度報告都在說中國要崩潰,卻一直被事實打臉。后來智庫的創始人博尼法斯先生實在看不下去了,直接把負責中國的研究人員開除。[全文]
-
法國可惜了
有媒體報道法國人連下個月的口糧都拿不出來,還有人向我求證這是不是真的,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法國人沒有儲蓄的習慣,加上懶散,也不會有體面的收入,日子自然就過不下去了。沒有糧食,但有選票,結果就變成向政府說“不”和要錢的手段。[全文]
-
華為事件意外扮演了中國道路的試金石
美國以這種赤祼祼的無理挑釁方式對中國也不是沒有好處。事實上這次激起舉國上下的義憤,中國網民難得一邊倒地對美國說不,反而令中國更團結。本來轉型期的中國正處于社會矛盾高發期,團結一致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美國恰恰又一次扮演了這種角色。[全文]
-
臺灣觀選記6| 蔡英文不知道錯在哪里,我來總結五點
從2016年以來兩黨的表現來看,民進黨是應該輸一些縣市,從而受到教訓。而國民黨小贏,也同樣有著繼續反省的壓力。但目前這種極其令人瞠目、超出兩黨表現的結果,則會令國民黨自我感覺良好,民進黨則不知道錯在何處。[全文]
-
法國人真正應該痛心的是,改革將就此中斷
馬克龍葬送了法國好不容易才凝聚起來的改革共識和千載難逢的機會。或許世人對馬克龍寄托了太高不切實際的希望,就算是他成功了,又能真正挽救現在的西方嗎?恐怕不過是回光返照吧。只是到今天,西方連回光返照的機會也已經沒有了。[全文]
-
五毛錢就能引發法國“黃色革命”?
著名的旅游圣地香街火光沖天、濃煙滾滾——既有白煙也有黑煙。白煙是催淚瓦斯,黑煙是抗議者點燃和回擊的武器,中間自然還夾雜著(警方的)水柱和(抗議者的)石頭瓦塊、閃光彈、燃燒彈。真是火光與濃煙齊飛,水彈共長天一色。[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