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喝八兩喝一斤”:官場獨特酒文化為何難以杜絕?
現有文獻解釋了下級怕得罪人的機制:第一,酒桌辦事,不喝就辦不了事。第二,上級掌握著下級各方面的利益。因為權力差別,下級得罪不起上級。但是,為什么掌握更多權力的上級寧愿違背自身意愿飲酒,也不愿意得罪下級呢?[全文]
-
怎么挖坑把自己埋了,這里有個活生生的例子
歐洲議會是歐洲一體化的重要制度設計,是歐盟的最高權力機構。歐洲各國極右翼政黨則都以推翻歐盟為重要目標。兩者看似針鋒相對,然而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反歐盟政黨近年來的迅速成長卻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歐洲議會的諸項制度設計。換言之,歐洲議會在培養自己的掘墓人。[全文]
-
“選我當總統,每人每月一千美元”,他有戲嗎?
在楊安澤的“基本收入計劃”中,他要求已經享受政府其他福利計劃的公民必須作出選擇:只有放棄現在的所有福利,才可以領取1000美元。這意味著,民主黨底層選民并沒有從“基本收入計劃”中獲得什么好處。此外,對社會來說,有一大群人無所事事,僅靠極其微薄的收入維持生計,也是極大的不穩定因素。[全文]
-
他沒選上,富士康正瑟瑟發抖……
富士康是沃克的招商引資項目,是特朗普產業政策的旗幟。要是做好了,只能成為特朗普和共和黨的政績,對埃弗斯和民主黨無益。為此耗費的巨額財政資金更是必將損害民主黨選民利益。所以,“沃書記栽的樹,特朗普的旗幟,埃書記一定得給砍了”。[全文]
-
贏了眾議院,民主黨能扭轉頹勢嗎?
由于無法提出統一的政治綱領以反對特朗普,民主黨就只能抓住一個個具體事件猛攻,當權派掀起了一場場反特朗普的群眾運動,卻也因此深陷群情激奮的反特朗普運動中,反倒讓激進派不斷做大。民主黨精英早已無力控制運動走向,只能不斷通過激進對抗行為表達對運動的忠心。[全文]
-
中期選舉,特朗普迎來一次重要大考
11月6日,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將改選全部眾議院席位和三分之一參議院席位。這即是對特朗普政府兩年來執政成績的一次大考,參議院、眾議院兩院歸屬是中期選舉的焦點。目前看來,參議院和眾議院選情截然不同,共和黨和民主黨各占優勢。 [全文]
-
面對民粹主義,西方人都開始承認自己“白左”了……
自由主義的民粹主義認為自己的觀念占據了人類道德制高點,因而敢于以自由和普世價值為名追求無限制的、凌駕于他人之上的特權,這恐怕才是當今西方社會的最大威脅。然而,在“政治正確”的庇護下,西方社會對此喪失了反思能力,對它最精彩的批判反倒來自中國。 [全文]
-
特朗普減稅,中美都“藥丸”?
在特朗普的計劃中,不僅僅有“減稅”的經濟吸引,還有一系列帶有強制性的政治手段作為配套。把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僅僅理解為“少收錢,吸引企業來”簡直是對大帝雄才大略的嚴重矮化。[全文]
-
吃酸奶看藏戲打麻將,從夏季節日看西藏世俗生活
在日喀則當地的傳統中,藏歷五月一日到十五日之間原本是“林卡節”,也就是全家一起去樹林中玩耍的節日。而在六七十年代,家長之所以會在六一兒童節請假,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去歡度林卡節。而拉薩等地的居民則習慣在八月的雪頓節全家外出過“林卡”,因而他們也就不會為了六一兒童節去請假了。[全文]
-
《宗教事務條例》修訂的三個亮點:劃定世俗社會的宗教邊界
依法治國,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任何宗教都必須在國家法律范圍內活動,不得以宗教信仰名義不服從國家法律。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自古以來,中國一直是世俗化社會。對一些社會公共事務,國家早有設置相關規定,必須執行。[全文]
-
你感慨磕長頭的虔誠靈魂,可想過路誰修的?
電影《崗仁波齊》近期引起熱議,由于我的西藏背景,每每有類似的文藝作品上市,總會朋友主動與我交流觀影體會。我看了電影的海報,倒是想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當你感慨磕長頭的虔誠靈魂時,可曾想過他們身下的公路是誰修的?[全文]
-
特朗普要給富人減稅,為什么富人還反對?
有個諾獎得主寫了篇文章《為什么窮人支持給富人減稅的特朗普?》,認為窮人不聽勸告,蠢得居然支持反對自身利益的特朗普。精英階層說窮人蠢的時候總是非常的理直氣壯。但是,為什么富人反對給富人減稅的特朗普?富人也在干和窮人同樣性質的事,難道富人也是蠢?[全文]
-
絞殺勒龐,老辦法這次還行不行?
主流觀點將“共和陣線”的出現、左右大聯合絞殺勒龐和國民陣線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然而,歷史會是不斷的簡單重復嗎?“共和陣線”的出現有那么理所當然嗎?前有伊斯蘭國不懈助攻,后有三大帝國主義暗中支持,今日勒龐,已非吳下阿蒙。[全文]
-
黑奧巴馬那么狠,為什么特朗普自己卻放棄了醫保改革?
從特朗普長期執政、穩定執政的利益需要看,反非法移民和把工作帶回美國正好針對的是他的兩大核心支持群體:中南部居民和銹帶藍領工人。只要干好這兩件事,他的基本盤就能得到鞏固。相比之下,醫保并非他的核心議題。[全文]
-
四個全面:特朗普執政方略前瞻
從競選口號“美利堅民族的偉大復興”到勝選演講的“為人民服務”,還有去年競選集會遭到襲擊后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特朗普不斷說出無數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名言警句。耳熟能詳的恐怕還不止這些,特朗普接下來要進行的執政方略也可歸結為“四個全面”。[全文]
-
中國主動退后20公里,吃虧了嗎?
54年前的今天,1962年11月22日,中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全線停火。現在網絡上很多人批評當時的中央決策,叫喊著“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但問題是誰來付出代價?國家和特定地區能否承受得住這個代價?[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