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從一無所有到世界最強:中國通信業的艱難路途
因為一場中美貿易戰,中興、華為、5G、芯片,這些平時很多人都不太關注的話題,受到了大眾的津津樂道、密切關注,正如任正非說美國給華為免費做了廣告,貿易戰也為中國通信業的發展免費做了科普。[全文]
-
德國經濟部長本來想密會任正非,卻為何最終向媒體公開?
今年6月中旬,德國聯邦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短期內再次訪華,在上海會見了華為集團的總裁任正非。兩個人的會面本來被德方設定為秘密狀態,卻最終向中德雙方的媒體做了通告。德國方面一直強調“網絡主權”,卻不得不承認在5G建設方面無法隔離華為。[全文]
-
華為報告:華為這么大,博士怎么就待不下
由任正非日前簽發的華為總裁辦郵件顯示,華為對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管理,且今年將從全世界招聘20-30名天才“少年”,其中首批聘用的八名博士員工年薪89.6萬起,201萬封頂。但實際上,這或是華為公司層面的一次公關行為,因為其2012實驗室及研發體系的博士員工群體此前正經歷比例較高的流失。[全文]
-
脫歐解釋了為什么英國在香港問題上挑釁及開始對華為…
部分中國媒體認為英國脫歐只是英國內政問題,與中英關系和香港事務無關的看法大錯特錯。相反,英國在香港事務上挑釁中國,加大對華為的攻擊力度,與圍繞英國脫歐背后展開的斗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考慮到約翰遜所依仗的力量,他的政策是唯美國馬首自瞻 ,讓英國像哈巴狗一樣聽從美國指令行事。[全文]
-
美國需要認識到,其他國家對華為心里有桿秤
特朗普政府選擇通過迅速分離中美經濟,來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數字影響力。這種脫鉤行為可能在短期內放緩中國進步速度,但最終可能會增強北京的地位。幾年后,美國回過頭來可能會發現,其政策非但沒有抑制中國的技術發展,反而加速了中國的技術發展。[全文]
-
美國打壓華為越狠,對自己越不利
所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若想在技術上維持優勢地位,最好的做法是確保不向華為和中國技術生態系統“斷供”,讓它們出于商業考慮找不到理由去生產較為落后的替代品。[全文]
-
我們的總統想靠貿易談判解決安全問題,這可能么?
特朗普總統曾經說過,華為給美國帶來國家安全風險,也許我們能通過貿易談判來解決這個問題,這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如果真的是國家安全的風險,又怎么可能通過貿易談判來解決呢?是不是說只要你買了更多的大豆,就不用擔心國家安全風險了呢?[全文]
-
美國想判華為“死刑”,卻不知大刀落向自己
華盛頓決定將華為列入黑名單,阻止美國公司購買其產品,這可能等于對這家中國領先的科技集團判了死刑。美中兩國之間的這場斗爭不僅關乎一家公司的命運。在經歷了30年的全球化之后,我們如今正面臨著“經濟鐵幕”落下的現實可能。[全文]
-
專訪《美國陷阱》作者:歐洲留給中國的教訓是太不團結
當年,阿爾斯通打算與上海電氣合作,而我被選為該合資企業的領導人,并為此舉家遷往新加坡。事實上,作為阿爾斯通和上海電氣合作的象征,我被捕后這個可能性也化為泡影。再說華為事件:我想這和華為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有關,美國向多國施壓、力阻它們使用華為產品……[全文]
-
美國怕的不是“中國作弊”,而是“中國學習”
要談知識產權,首先要明確什么是知識。美國一些人將知識視為生財之道,視為一門生意,將創造財富視為知識創新的主要驅動力。當弗里德曼他們將中國的體制視為“保護主義”的時候,中國媒體應該督促和幫助他們反思,他們是否在用“保護主義”來對待知識?[全文]
-
華為鴻蒙初辟 媒體宜支持不宜捧殺
目前很多媒體工作者急于看到中國自主操作系統成長起來,對鴻蒙的表現有很多脫離現實的預期和估計。事實上中國自主操作系統和鴻蒙真正發展起來需要的是輿論長期的關注和支持,而非國外不制裁時極盡漠視,國外一制裁則肆意夸大其作用和性能。[全文]
-
外行特朗普的一紙禁令,可能已經改變了互聯網格局
美國最近將中國華為公司列入黑名單的行政令體現了典型的特朗普風格:強硬、盛氣凌人而且充滿了民族主義情緒。然而經過仔細思考你也許會得出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特朗普奉行“美國第一”的政策最終可能會導致“美國墊底”的結果。[全文]
-
外交部的調皮都藏在英文里……
耿爽談到華為與歐洲多國簽訂5G商用合同,其中不乏美國“苦口婆心”勸說的一些盟友。“至于這些國家的名字,我在這里就不點了,以免某些人聽了之后扎心。”“spare someone the heartache”經常出現在哪?在英文情詩、情歌里。[全文]
-
“華為陷阱”是阿爾斯通悲劇的深化和擴展
阿爾斯通悲劇不是根源于有關涉案人員沒有配合美國法律程序,而是法國的政治性保護及阿爾斯通企業的團結自救基本無效。華為案的維權絕對不是簡單的法律程序維權,而是綜合性的、從政府到企業的超強動員和應對。美國對華為的制裁早已超出普通個案的范疇。 [全文]
-
華為做操作系統,如何才能出奇制勝
華為此役最大的難度絕不在于與蘋果和谷歌兩個大公司的競爭,而在于與兩個平臺之上的百萬級應用、千萬級開發人員和十億級活躍用戶的博弈。所以,這是一場事實上的“人民戰爭”,競爭的制高點在于如何動員和匯聚全球的廣大民眾力量![全文]
-
孟晚舟能躲過牢獄之災嗎?
加拿大之前一直“譴責”政治干預,但現在貌似也堅持不下去了。加拿大外交部長最近在接受加廣播公司渥太華早間節目采訪時竟聲稱:“加拿大是一個司法獨立的國家,但這并不排除會采取政治決定……司法部長可能需要作出政治決定,要不要將她引渡給美國。”[全文]
-
專訪CGTN主播劉欣:實現了80%的預設目標
我直接跟她商量,“我能否以嘉賓的身份上你的節目,來一場討論,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技術性的辯論?”可能很多網友看完節目后就特別激動,沒看到兩方女辯手戲劇化地吵。其實我們一直沒有這種初衷。[全文]
-
參觀華為,談任總和央視董倩的爭論
任正非在很多場合表達了對“自主創新”的否定,央視的董倩也和他有爭論。自主創新是封閉的還是開放的?是不是我們付費買過去,就是開放,我們另起爐灶,就是封閉?中國講自主研發,講關鍵領域要兩手準備,和華為開放的態度并不矛盾。[全文]
-
聯邦快遞的“物流劫持”,請美國給一個解釋
如果套用美國政府對華為的分析邏輯,就是那種抓著公司創始人曾經的從軍經歷不放,就把整個華為打成與解放軍密切聯系,甚至看做是解放軍本體之一的邏輯,聯邦快遞的這種治理結構,以及相應行動,妥妥地應該夠上直接認定是美國情報機構外圍甚至是分支機構了吧。[全文]
-
臺積電挺華為,首先是挺理智
臺積電對華為的貢獻是高端技術,華為對臺積電的貢獻是“勇于嘗試高端技術”,魚幫水,水幫魚。對一個專注于技術提升的廠商而言,勇于下單買新技術的客戶,無疑是最暖心的客戶。一向堅持“臺灣制造”的臺積電,可以選擇在南京設廠,為什么不響應“美國制造”?[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抹黑華為泄露非盟數據,立陶宛媒體被責令澄清
-
歐盟發布5G安全風險評估,沒提華為“威脅”
-
任正非接受《財富》雜志采訪:出售5G技術許可對華為有利
-
為“打壓”華為,美國欲祭出“馬歇爾計劃”
-
傳音回應華為起訴:主題壁紙侵權,涉訴金額2000萬
-
美部長施壓封堵華為,遭印度電信巨頭現場駁斥
-
孟晚舟:無論天涯海角,我們的心永遠和祖國在一起
· 又見孟晚舟朋友圈 -
這合同簽在總理府 馬哈蒂爾親臨點贊
-
華為與明訊合作在馬來西亞建設5G網絡
-
無論有沒有貿易戰,中國科技雄心都“不可阻擋”
-
華為助力巴西電信運營商測試5G技術
-
美國芯片巨頭:失去華為,我們好難
-
余承東回應6G研發:規模化使用還要10年
-
任正非為何向母校捐100臺鋼琴?
-
倪光南院士贊華為:不僅掌握核心技術 也尊重科技人才
-
華為組建直營體系 深圳開出首家旗艦店
-
任正非:華為已生產不含美國零部件的5G基站
-
傳音上市在即,卻被華為起訴
-
外交人士:英法德越來越不可能“全面禁”華為
-
任正非捐100臺鋼琴給重慶大學
-
-
· 華為 ·
-
英國電信CEO:徹底移除華為設備可能需要7年
-
余承東:若禁令解除,華為“一夜之間”就能重新添加谷歌應用
-
中秋拍月亮大賽冠軍!
-
任正非:美國在通信產業失敗,不要歸罪于華為的崛起
-
鴻蒙出世!這些神獸,承載著中國人的浪漫…
-
辭職起訴華為的彭林道歉了:一致對外 共度難關
-
開除員工后 他又以個人身份起訴華為
-
“@華為,愿你永不知天高地厚!”
-
哈哈哈這家國企的俄語介紹也太簡單粗暴了吧!
-
墨西哥餐廳宣布:用華為,送卷餅
-
華為幾乎把整本《山海經》都注冊了,這是屬于中華的浪漫
· “鴻蒙”現身! -
華為內部員工信:家人以前勸我離職,現在勸我不要當逃兵
-
“5G背后,有個不談戀愛的俄羅斯小伙子”
-
羅玉鳳diss華為遭蘇寧回懟:不會賣你任何一部手機
-
華為P30 Pro拍的月亮是P的?說這話的大V被開除
-
華為停止一般性社招,任正非:誰偷偷社招要處分
-
華為可拍銀河遭三星回懟 攝影師放大招...
-
蘋果發布會后 華為:感謝暖場
-
《華為美》MV引熱議 華為官方:不知情
-
這是來自華為Mate X的靈魂拷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