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習近平: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是一次愛國主義集中教育
據@新華視點 微博10月9日消息,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天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 習近平說,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舉行了一系列盛大慶典,這也是一次愛國主義的集中教育。近14億中國人民人心空前凝聚,愛國熱情空前高漲,更堅定了我們排除一切艱難險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和決心。 [全文]
-
讓愛國主義凝聚起一往無前的力量
(新聞聯播) “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各地開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單位組織專項學習,讓愛國主義凝聚起各行各業一往無前的力量。北京工業大學這個國慶節有4000多名師生參加了群眾游行,現場聆聽了總書記的講話[全文]
-
送走外地游客,重慶開始哄本地居民了哈哈哈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今年國慶期間,重慶這座網紅城市再次成為焦點。當地部門接連幾天多次發信息,呼吁重慶市民[全文]
-
-
-
習近平同羅馬尼亞等六國元首就建交70周年互致賀電
10月4日至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同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蘭六國元首互致賀電,慶祝中國與六國建交70周年。建交70年來,中國同六國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原則推動雙邊關系不斷向前發展,給中國同六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當前,雙方高層交往密切,各領域互利合作成果豐碩,人文交流豐富多彩[全文]
-
-
尊老敬賢 看習近平的言傳身教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他們就是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平均年齡約為80歲,其中“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平均年齡約為91歲,被尊稱為“80后”“90后”。我們要弘揚‘五老’精神,尊重‘五老’,愛護‘五老’,學習‘五老’,重視發揮‘五老’作用,推動關心下一代事業更好發展[全文]
-
迎面向我們走來的是國慶返程大軍…
國慶黃金周接近尾聲,各地出現返程客流高峰。鐵路、電力、民航等部門加大運力投放,強化安全管理和服務舉措,努力為[全文]
-
國慶返程,后備廂又被爸媽塞滿了…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國慶長假臨近尾聲,全國各地迎來旅客返程高峰。除了帶著家人滿滿的思念和鄉愁外,不少人的[全文]
-
-
· 國慶70周年 ·
-
中共如何化解建國初第一次經濟危機?人民幣“維穩”
從事件進程看,新政權在完成集中糧食治理通脹這一步之后,又創造性地挖掘制度紅利,把這些集中起來的糧食和物資,通過以工代賑、水利建設投入等方式,在農民中進行再分配,可謂神來之筆。[全文]
-
印度和巴西的人口土地,為何沒有成為發展優勢
縱貫改革前后的城市與農村、工業與農業互為表里的發展模式,是構建中國作為大國的政治經濟學的關鍵所在。如果說農村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總后方和社會矛盾的蓄水池,只對了一半。建國以來,農村是進攻性的戰略手段,而不僅是防守性的后方;在新中國工業化過程中,農村被“武器化”了。[全文]
-
“愛國者”連導彈都能攔,為何打不下無偵-8?
都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無偵-8也會有克星,但這些技術都各有各的問題,離實戰化還差十萬八千里。在可預見的將來,無偵-8還真差不多是無敵的。[全文]
-
國慶70周年:不可阻擋的中國與必將變化的中美關系
從具體的進程上看,黑天鵝與灰犀牛組成的新叢林,有著難以精準預計的風險、挑戰和不確定性;要完全精準預言每一個不確定性的風險,顯然是不可完成的任務。但所有這些風險,最終構成的是對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綜合檢驗。[全文]
-
摸索幾十年,見證中國鋼產量世界第一
這是我作為一個75歲的老人對自己職業生涯中所遇到的師傅、同事、領導、朋友的一次回憶和追思,客觀上也反映出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歷史進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時代特點和歷史使命,我希望年輕人經過努力,在今后新中國80、90或100年華誕時獲得更珍貴的紀念章。[全文]
-
核電如何成為我國的“國家名片”?從在法國苦學說起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核電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約占世界在建核電機組的四分之一,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核電市場,國產化率已經接近90%。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其安全性與國際主流三代技術一致,而經濟性更具競爭力,這意味著我國已經具備了與世界核電巨頭同臺競技的能力。[全文]
-
人類命運共同體將是一個全新的信息文明
170多年來在中華大地上發生的一切,都應以這條主線為基準去評價。脫離了主線的思辨,只能是違背基本史實的臆斷或偏見。中華民族經過70年奮斗,以全新發展模式實現和平崛起的進程,不能用任何偶然來解釋。對這段歷史的必然性與合理性深入剖析,對曲折起伏的客觀認識,將為人類未來發展提供寶貴借鑒。[全文]
-
人均壽命猛漲,中國是如何做到的
從1949年到1970年代末,我國就已基本完成了發達國家用幾百年才完成的從“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轉型。我國現在的嬰兒死亡率是國際一流國家的水平,與美國相近。中國一線城市的健康水平,已超越了美英的水平。[全文]
-
憲法70年,如何守護共和國?
記得有段時間,“八二憲法”序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曾在學術界掀起不小的波瀾。平心靜氣,這原本不是什么難題,但現在這個不成其為問題的問題竟然成了問題,而且聚訟紛紜,只能說明提問者“用心良苦”。[全文]
-
過去和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秘密在于這“三駕馬車”
如果說,以往中國經濟改革更多關注政府和市場間的關系、社會力量相對薄弱,今后則更應注意從戰略的高度,通過制度建設,加強社會自生能力和自治水平,形成政府——市場——社會的良性互動,最終實現三駕馬車拉動下的包容性增長。[全文]
-